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民族音乐系承办,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协办的“首届中国笙艺术周”于2015年9月17日-20日为各国师生友人,爱乐观众隆重奉上了异彩纷呈的艺术盛宴。
上音院领导及社会各界给予了艺术周广泛的关注及支持。副院长杨燕迪致开幕词,民乐系主任王建民致辞。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长刘锡津先生、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许舒亚先生、著名笙演奏大师胡天泉先生、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会长李光陆等也为笙艺术周题词祝贺。艺术周由王建民和张文禄担任艺术总监;陈春园,詹永明和吴巍担任执行总监。“上海市交叉专业平平台建设资助项目”及“上海市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项目”给予了鼎立资助。
艺术周在风格流派共荣、相互学习交流的氛围中,通过一系列学术活动建立起了国际笙艺术交流平台。期间主要展示了由牟善平、翁镇发和徐超铭三位教授共同研发的37簧笙30周年的成果。三十多年来,民乐系把37簧笙作为民乐系的一大特色,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上音吴巍教授成功开发300多部上演于各大国际音乐节的现代作品,部分已成为世界顶级交响乐团(柏林爱乐,洛杉矶爱乐,BBC交响乐团等)的保留节目。37簧笙为当今世界公认的多功能乐器,涉足音乐舞蹈、文学绘画等各类艺术领域,实现成功跨界。
艺术周举办了5场不同形式的音乐会,11场不同主题的讲座、大师班、工作坊,国际研讨会等; 云集了50多位来自世界各国的特邀嘉宾和音乐团体及200余位各地专业院校的观摩师生和上千观众,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堪称中国笙艺术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会。
9月16日于贺绿汀音乐厅举行的“名家名曲开幕音乐会”,汇集中国及港台十多位顶级笙演奏家:徐超铭,翁镇发,李光陆,杨守成,林富贵,阎津生,雷建功,孙友,朱家明,刘瑜,李裕祥,牟楠,唐大志,郑德惠,安敬业,蔡辉鹏,黄龙逸等同台献艺,充分展现了各流派的经典演绎。
9月18日于上海交响乐团主厅举办的“37簧笙30周年庆典-著名笙演奏家翁镇发独奏音乐会”充分展示了当今笙演奏艺术的最高水准。他精彩演绎了本人的保留曲目,并首演德国作曲家Enjott Schneider专为37簧笙创作的笙协奏曲《易》及张晓峰作曲、孙云管弦乐编配的笙协奏曲《望夫云的传说》等。驻节作曲家张梦也为此创作了三首成功的委约作品:《笙声引影》、《笙形》及《驹追骏》。德国Stefan Malzew的魔力指挥及浙江交响乐团和上海民族乐团的精彩演绎,有力地诠释了中西合璧的魅力, 撼人心魄。
闭幕式音乐会上,极具潜力的“新笙代”演奏家张梦,钟之岳、董颖、聂云雷、华逸飞,戴子凡,张婉瑜、田鑫、梁祯祥、辛潇轩、董康康、孙彦茹、王鹏,贾静涛,陈剑南,籍汝佳等演绎了涵盖传统现代、即兴跨界等多种形式的作品。由吴巍教授带领的上音37簧笙重奏组合也首次成功展示了翁镇发改良的纯美自然的37簧笙系列。
其次,日本雅乐笙演奏家及作曲家真锅尚之首次带来了听觉冲击的日本现代作品和雅乐独奏曲。贾国平教授和德国Klaus Hinrich Stahmer教授分别详析了中西方作曲从不同文化背景下为笙创作的成功作品,为笙曲创作打开了新思路,上音学生华逸飞、戴子凡成功演绎了其示范作品。“笙艺术发展国际研讨会”上,钱仁平,贾国平,牟善平,徐超铭,翁镇发,孙友,刘瑜,余长松(新),杨守成,李光陆,雷建功,克劳斯.世达姆(德),金孝英(韩),安敬业(台湾)等专家各抒己见,共同分享了笙在演奏、创作、理论、乐器制作等方面的成果和经验,探讨了未来笙事业的发展。卢森堡Marcel Wengler教授和杨晓忠教授的2008年卢森堡国际笙作品比赛回顾专题,旅澳冯海云教授的演奏及论笙文曲复调,韩国李在义传统笙簧音乐,旅美胡建兵的笙即兴演奏及工作坊,青年笙交流角,王泽爽的笙制作坊及天津精艺乐器展,徐超铭、牟楠、孙克仁、越声等共同编著的“37簧笙三十周年论文集”,这一切都将成为艺术周留给笙事业的无价之宝。
首届中国笙艺术周没有停留在点面结合纵横兼顾的立体式形式上,也没有满足于从寻根唐宋笙乐遗产到现代作品演绎的时间跨域上,而是更深入地展现了高水准的信息价值,演奏水平,作品深度、学术研究价值和受邀专家的含金量,对中国及世界笙艺术历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世界化拓宽思路,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其意义深远。
为笙事业,为弘扬中国民族音乐付出汗水的艺术周工作组及各界同仁致以诚挚的敬意!
稿件:艺术周组委会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赵季平《和平颂》上海 重庆 杭州等地轮番上演 | 2015-07-03 | ||
澳门中乐团全国巡演福建站收官 | 2015-07-03 | ||
2015"金胡琴奖"胡琴小型作品展演圆满落下帷幕 | 2016-01-05 | ||
上海民族乐团赴台巡演 ,“习马会”后首个大型文化交流项目 | 2016-01-05 |